女兒今年的十歲生日,我送了一個禮物給我自己:拍一組新的全家福。
攝影/柏林攝影 T:2579-8568
對我而言,今年對我具有重要的意義:除了是我養兒育女十年的里程碑,也是我堂堂邁入四十歲的年度,不論在事業、家庭,都有不同的體驗與進展。
女兒今年的十歲生日,我送了一個禮物給我自己:拍一組新的全家福。
攝影/柏林攝影 T:2579-8568
對我而言,今年對我具有重要的意義:除了是我養兒育女十年的里程碑,也是我堂堂邁入四十歲的年度,不論在事業、家庭,都有不同的體驗與進展。
媽媽在我29歲那年過世。
時時,我覺得遺憾,除了遺憾她未曾見到我一對可愛的子女之外,也遺憾當年的我還太年輕,還來不及好奇、來不及詢問、來不及有耐心去了解媽媽的過去,她就已然仙逝。
前一陣子,我在看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看著她追尋母親的記憶回到母親童年的故鄉,揣想、模擬年輕母親的生活。常常,我看著看著,忍不住闔上書,也閉眼想起我的母親。
我弟要結婚了!
在美國念博士的弟弟,決定今年九月要和相戀三年的女友先在加州公證結婚,明年初再補辦婚禮。這在我們家可是一件大事!於是,雖然在美國的「男主角」不忙(他只忙著念書、種樹、做研究),但是在台灣的兩家人可是忙翻了!
老爸高興自是不在話下,連日來跟我阿姨倆每天的話題都離不開弟弟的婚事。我弟雖然念博士有領一點獎學金,但畢竟收入不高,因此老爸連日來一直盤算著要準備多少結婚基金來幫著他早點成家、也讓親家安心嫁女兒?還有,去親家提親要給未來的媳婦買些什麼禮物?給親家準備些什麼禮品?為了這些瑣瑣碎碎的事情,兩老忙進忙出,比新人還緊張。
每一對母女,或多或少有一世的愛恨糾葛,這好像是一個避免不了的宿命。
之前我上「國民大會」時,談過這個話題:外婆、母親之間的愛恨情仇。今天錄「新聞挖挖哇」,又再度碰觸同樣的話題。大家聽我說到母親跟外婆之間種種情狀,都訝異的合不攏嘴。下了節目,鄭泓儀不敢相信的說:「這真是我聽過母女間最激烈的狀況!」
事實上,多年來我也一直很疑惑,外婆跟母親為什麼會如此?
看到網友寫的「存在」,想到昨天晚上發生的一件小事。
我這兩天進入瘋狂趕稿期,為出版社代筆一個藝人的書稿。截稿日期迫近,因此我幾乎是隔一天才睡一夜,一個晚上差不多要趕出一萬字,想在最短的時間將之完成。
小時候,每逢外公生日,他就會帶我去爬「圓通寺」。年幼的我,清早五點跟著外公起床,漱洗、早餐,牽著他的大手,一起等第一班的公車坐到山腳下。外公告訴我:「生日,就是『母難日』。母親生孩子,是很危險的,因此,我們慶祝生日,不能忘記這是母親受難的日子。」因此,每年他過生日,都要趕早上山,為我的太外婆上一柱香。
昨天,是我的生日。
我的母親已經過世七年了。這七年來,我們家人經常聊到母親、聊到過往。但我一直不敢動筆描述母親。除了悲傷難忍之外,我對母親的印象,並不若琦君筆下的慈悲,胡適筆下的智慧;我與母親之間,充滿許多衝突、對立、傷害,當然也有放在心底深處的愛。
爸爸病倒之後,行動能力一日不如一日;住在山邊、階梯眾多的下疊別墅裡,出一趟門就跟作戰一般,要抱、扶、攙,沒有三個人一起幫忙,根本無法達成任務。
我們姐妹一直憂心這樣的情況再這樣下去,照顧者跑上跑下的爬樓梯,身體也會吃不消。眼看父親四肢益發無力,連移動去坐電梯下樓吃飯都很困難,他只能終日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離不開一個房間,不但身體虛弱,認知也逐漸退化,漸漸連話都不說了。
父親在得帶狀皰疹之前,雖然高齡82,但是身體一向健朗,很少生什麼大病。再加上平日有繼母照顧,所以我長這麼大,從未曾替他寬衣解帶、貼身照護過。
上週四,父親跌倒,要我帶他去醫院照X光。因為閃到腰,再加上這兩個月對抗疼痛又耗盡體力,他無法自行彎腰穿脫衣褲。於是我第一次彎下腰,替父親脫外衣外褲,這才發現他真的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薄薄的皮膚覆蓋在細細的脛骨上,彷彿豆漿表面上那一層筷子一戳就破的豆皮皺摺。
父親在得帶狀皰疹之前,雖然高齡82,但是身體一向健朗,很少生什麼大病。再加上平日有繼母照顧,所以我長這麼大,從未曾替他寬衣解帶、貼身照護過。
上週四,父親跌倒,要我帶他去醫院照X光。因為閃到腰,再加上這兩個月對抗疼痛又耗盡體力,他無法自行彎腰穿脫衣褲。於是我第一次彎下腰,替父親脫外衣外褲,這才發現他真的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薄薄的皮膚覆蓋在細細的脛骨上,彷彿豆漿表面上那一層筷子一戳就破的豆皮皺摺。
我不愛假期外出人擠人;感冒失聲也沒法招待親友;母女在家挺寂寞。我問桐要不要找同學來玩?於是我家多了一個小女生。
三個女生去play吃豪華下午茶,配上霧濛濛的龜山海景;回家吃晚飯時她們咭咭呱呱的講著學校八卦;飯後兩人窩在沙發上滑手機、看電影;我寫稿時膩在旁邊看歌劇魅影裡的帥哥男主角.....
雖然頭城夜裡雨聲淒清,但是溫暖的屋裡有音樂、有甜點、有熱茶,還有年輕女孩奔上奔下的笑鬧聲。16歲的她們是碟子裏沾滿彩色棉花糖的甜甜圈;夢幻的粉紅色泡泡在亮晶晶眼瞳和圓潤潤的臉蛋上......
颱風天,我們一家人在台北,一大早,接到鄰居的電話,
原來我家陽台跟樓頂的排水管被落葉堵住了,家中淹大水,
三樓流到一樓,連天花板都灌滿了水.....幸好我們放了鑰匙在鄰居家,
因此他趕緊通知我們。
還好有鄰居通知,還幫我們搶救下了電腦!
我一向對於過自己的生日、情人節、結婚紀念日這種日子興趣缺缺,不過對於傳統習俗的跨年、端午、中秋、耶誕、元宵之類的節日,倒是很有熱情。
去年的耶誕,我搞了兩套現成的火雞套餐去「媽媽PLAY」,邀大家前來「趴體趴體」;今年聽美妮說她的加拿大籍老公很會烤火雞,於是便央請了我那對西式料理很有興趣的老爸提供美式大烤箱及場地,邀了七家「媽媽PLAY」的伙伴及常來幫忙的朋友,一起到我娘家共享火雞大餐、渡過聖誕夜。
烏龍的是,之前因為賣場的生鮮火雞賣光了,因此我滿腦子都在想訂火雞的事,竟忘了「正式」向大家提出邀約----我一直以為大家都知道要來我家----直到週一,當我問大家還想吃什麼的時候,大家才一頭霧水的問我:「原來我們也要去吃火雞嗎?我們都以為是陳爸爸自己要吃火雞的耶!」
前幾天,「媽媽PLAY」的伙伴雪真跟我聊天時聊到,她最近正在看龍應台的新書「一九四九」,看了很感動。我問她內容是什麼?她說了一些民國三十八年撤退來台的「外省人」的逃難故事、離別故事、剛到台灣安身立命的故事....等等。我一聽才赫然領悟,我曾在網路上看過一些文章片段。
不過老實說,我還沒看完就把它刪掉了,因為這些故事我幾乎可以說是「耳熟能詳」,那都是我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親身故事,我從小聽到大,一點兒都不稀奇!更何況,我小時候外婆家住建中宿舍大雜院,鄰居山東爺爺、北京奶奶、陝西姑姑、四川舅舅,幾乎每個人都有這麼一段故事!所以,看到龍應台的文章,我受到的「震撼力」,相形之下,就比雪真低很多。
不過,我倒是很驚訝,原來這些故事,是我們從內地搬遷來台、外省第二代家族的「成長背景」,生長於台灣的小孩(包括將來我的小孩),在老一輩逐漸凋零之後,可能不會再有機會聽到這些我們的先人的故事。我想,或許,我應該請爸爸把他當初到台灣的故事,記錄下來,將來有機會給我的孩子們看看。
~原刊載於中國時報「浮世隨筆」:絕處逢生的故事
母親在世時,時常開玩笑跟我們說:「你爸最好比我早死。不然我看他一個怪癖老頭,將來誰要理他?」沒想到,一語成讖。一向少病痛的母親,竟一夕之間發現罹患胰臟癌,半年間撒手人寰,只留下悲痛過度的父親、不知所措的我,以及兩個未成年的弟妹。
好長的一段時間,我真不知道父親是否撐的下去。沒有朋友、不愛社交、也沒什麼娛樂的他,除了默默的上下班、煮飯,每個夜晚,不是孤單的面對著電視,就是整理、剪貼母親生前的遺物。已婚的我雖然每個休假日都回娘家陪伴他,可是眼看他日益消瘦,我卻完全幫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