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連串網紅「翻車」事件,鬧得輿論沸沸揚揚。
其中,有一位廣受婦女喜愛的律師,平日為文以替婦女伸張正義、批評渣男、沙豬行徑著稱,擁有數十萬粉絲。他的文章常常被轉載分享,前陣子還曾有網友建議我可以「追蹤」他的粉專。
然而言猶在耳,他就因為拒絕領養自己的非婚生子而跟孩子的媽鬧上法院,平日的暖男形象因此翻車,「人設」也徹底崩壞。如今,不管他寫什麼內容的文章,底下都是一片冷嘲熱諷,粉絲們有的受傷哀泣、有的忿忿不平。律師本人乍然間從雲端上跌落,想必內心更不好過。
但仔細想一想,其實「人設」這件事,有時候並非作者(網紅)自己一個人所塑造而成的,而是「天時、地利、人和」、氛圍、環境,加上周邊的人們推波助瀾,進而「時勢造英雄」。
怎麼說呢?
就以我自己來說,2005年在部落格寫作開始,我從每天的生活所見所聞下筆,寫錄影幕後、寫明星藝人、寫夫妻生活小事、寫旅遊、寫養兒育女、寫讀書、寫旅遊⋯⋯我未給自己訂下什麼「主題」、「人設」,只是單純抒發己見,分享心情。
後來,是因為我的「兩性、兒女」文章特別受到讀者的喜愛,因此出版社看到賣點,來與我洽談出書;電視台的節目覺得我言談詼諧,因此常獲邀上節目暢談軟性題材的觀點。到最後,我的頭銜便從「影劇記者」漸漸轉變成「兩性專家」,再轉為「親職作家」,到現在是「閱讀寫作老師」。
這些「頭銜、人設」,除了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是我真正的「職業」之外,其實都不是我給自己的設定,而是其他人從我的文章、言論,參酌了對我的印象,甚至是想像而來。
可想而知,這位律師、和許多網紅也一樣,剛開始的寫作動機可能只是一時的有感而發,但是一旦發現抓到了廣大群眾的口味、觀點受到推崇,很難不「順著輿論、繼續前進」。
如果再加上看不清事實真相而「飄」了起來,就很像「蠻好的人生」中的胡曼黎,把自己當成了「某人物」,真實和虛幻混淆不清,「自己」和「自己筆下的人物」混為一談,那麼,萬一哪一天真實面貌浮上檯面,就會「人設崩塌」了!
這就是為什麼「兩性專家」離婚外遇、「心靈導師」憂鬱自殺、「暖男」變「渣男」的狀況層出不窮,讓人大呼崩潰了。
而我,在社群網站上筆耕20年,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我一直竭力在避免「人設」太過完美的狀態。
我曾經接受公視採訪,承認自己以前體罰過孩子——因為我只是個媽媽,我不是什麼親子教養「專家」;我參加電視台節目,承認我也遇過婚姻第三者、無數次想離婚——我只是平凡的老婆,不是什麼「兩性專家」。
我喜歡閱讀寫作,因此我大多稱各位是「讀者」、「學生」、「家長」,不稱「粉絲」。因為我是一位記者、作者、老師;我很害怕大家把我當成「偶像」———只要不是偶像,就可以免去從雲端摔下、神壇跌落的可能,可以真真實實、活得很安全。🤣🤣
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是人,就會犯錯。但是,一旦成為偶像,錯誤就會被無限放大、無限上綱。凡人之所以崇拜偶像,就是認為他們是「人上人」,所以,偶像要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
同樣的,我也會追蹤一些自己喜愛的作者、醫師、律師、旅遊⋯⋯專業網紅,汲取一些我想要攝取的營養。但是,對於網路上人設太過完美、言論咄咄逼人、批評嚴厲卻往往不夠嚴謹、或是凡事想當然耳的作者,我就會敬謝不敏、保持觀察,絕不會照單全收。
「網紅翻車」事件,也是我們學會獨立思考、考驗判斷力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