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
這次去首爾旅行,我帶的書剛好和這兩天熱門話題搭到了一點兒邊:《為什麼夏天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得流感?》(商周出版)
這本書主要是在講《自然實驗》,也就是科學家觀察社會及自然界中,在非刻意安排之下,同樣背景、狀況的族群,因為某一變數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也就是「機運造就人生」的科學研究。
裡面的第一個故事講的就是,美國的流感疫苗通常在秋季之後開打,直到翌年春天;而兒童健康檢查通常都是依循生日。因此,如果孩子是在秋天之後出生的,去健檢時就會順便打疫苗;反之,則要另外再找一個時間專程去打。
因此,作者便做了一個大膽假設,因為要另外約時間、比較不方便,所以夏季出生的3-5歲幼兒可能疫苗施打率較低。結果,經過了調查之後,發現果然如此!美國夏季(5-7月)出生的3-5歲孩童,流感施打率較低,因此染上流感的比例也較其他月份出生的孩子為高!
重要的是,兒童染上流感,其實最危險的還不是兒童本身,而是幫忙照顧孫輩的老人。因為老人的重症率及併發症風險高,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忽略兒童的流感施打。台灣因為執行在學校施打,所以相對來說比較沒有問題,不過,還是有很多成年人,不願意施打疫苗。
書中提到,人們不願意施打疫苗的原因,主要歸因有「三C」:自滿(complacency )、信心(店confidence)、便利(convenience)。
台灣施打疫苗相對比美國更加便利,所以施打率低的主要問題恐怕在於「自滿」:低估疾病風險、不看重疫苗;以及「信心」:不信任疫苗、政府機構及衛生體系。這次大S逝於流感重症,引發國人重視流感疫情,搶打疫苗,也算是功德一樁。
我的戶籍在宜蘭偏鄉頭城,每年衛生所都會提醒我該做的健康檢查、該打的疫苗,所以我早在期中考週,就已經乖乖打好了!還領了兩把漂亮雨傘回家呢!(贈品🎁也是很重要的喔!🤣🤣)
對了!依照慣例,要來一張戰利品大合照!女兒幫我整理了一桌戰利品,哇!這次真的買了不少呀!
感謝大家閱讀我的遊記,我想送兩位粉絲小小的禮物——好聞香氣的護手霜(沒有結冰的喔!🤣🤣)想要的粉絲請告知我您最喜歡看我寫哪些方向、題材,我們三天後再抽出幸運讀者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