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追悼文


各位長輩、各位親友,感謝您們今天前來,參加家父陳國晉的告別彌撒,送他最後一程。


今天早上醒來,拉開窗簾,天氣晴朗。窗外的世界,看起來,跟平常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我的世界不一樣了。


全世界最愛我、也是我最愛的人,他不在了。


以前那個牽著我的手、帶我放風箏;

握著我的手、教我寫字;

替我改作文、逼我唸英文;

打著拍子、陪我練鋼琴;

罵我墮落、不好好讀書;

挽著我步上紅毯、緊張兮兮的排練主婚人致詞;

跟我一起去看房子、幫我出主意;

在醫院熬夜,一起照顧病重媽媽;

還有一大早跑來我家教外孫英文;

坐在餐桌閒聊,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的爸爸,他是真的離開我了。


我的父親祖籍浙江紹興諸暨縣人,他出生於民國26年4月5日清明節,本名陳清明,後改名陳國晉,小名小寶。他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爸爸從小顛沛流離。他出生在武昌,隨著抗戰政府播遷,在湖北恩師讀了兩個小學,又從沙市到紹興,中間還曾生了一場大病。五歲時,祖父過世,爸爸由祖母一手帶大。因為家境窮困,爸爸常常跟我們說起,祖母帶他去上學,還跟校長談殺價的故事。


民國36年底,國軍撤退來台,我的二伯負責空軍在岡山建校,於是接了爸爸一起來台灣。當年才11歲的爸爸很興奮,帶了一個小行李箱,裡面放了一本相簿,祖母幫他把袁大頭縫在夾襖裡面,就這樣上了船。從此兩岸相隔,母子再也不曾相見。祖母臨走之前,猶惦念幼子下落,這是父親生平憾事。


父親到了台灣念空軍子弟學校「兆湘國小」。畢業之後,進入岡山中學,接著考上台南高工。他因為知道自己家貧,不讀書沒有出路。所以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程序教堂跟神父唸英文、讀聖經,也自己自修高中課程,畢業之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台南理工學院土木系,也就是現在的成大。但是因為沒有錢,於是報考「兵工學校」(中正理工學院)和海軍官校。


我爸爸很瘦,當時只有40多公斤,沒有通過海軍官校的體檢;所以去兵工學校時他喝了兩公升的水,才勉強通過體檢。畢業後,他分發到兵工廠當工程師。工作一兩年後,遇到當時蔣經國先生舉辦的公費留學生特考,全國只有四個名額,優秀的父親考取了,於是以軍人身分申請國外Anaber 研究所,唸電子學。


1966年,我父母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交往結婚,生下我。博士畢業後,父親應聘IBM工作,再回台灣時,進入中科院,直到65歲上校榮退,總共育有兩女一子。


回顧父親這一生,精彩而不凡、矛盾又偉大。


他11歲離家來台,沒有父母庇蔭、沒有家世背景,卻能憑藉勤奮向學而取得令人敬佩的學業、事業成就;


他一天到晚看新聞、批評時政;但是他的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台灣國防,在中科院主持大成計畫,捍衛台海兩岸;


他聰明絕頂、事業有成,然而他卻從不交際應酬、追名逐利;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我們三個孩子身上,陪伴我們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


我的父親是個學科學的人,但是他喜歡文學、雅好藝術,寫得一筆好字和好文章。閒暇的時候,自修素描、國畫,最愛在庭院裡種植花花草草。


我的父親脾氣不好。然而他陪伴孩子卻有十足十的耐性;而且在我媽媽罹癌期間,展現了最大的溫柔,衣不解帶、一直陪伴到最後一刻。


1999年母親蒙主寵召後,父親與曹女士結褵20餘載。2019年9月他得了帶狀疱疹,痊癒後卻因為持續的神經疼痛、無法行動,臥床導致肌肉退化,再加上後期失智、吸入性肺炎,在2023年11月20日早上11:25分,安詳的在家中去世。


爸爸,你就像我生命中的大樹,我從小到大所有的美好回憶,幾乎都是您給予我的。


小時候,我們父女倆一起坐客運來台北看電影;您帶著我買便當,坐在棒球場看中華女壘賽;您帶我去溪邊抓蝦抓魚採野薑花;幫我做燈籠做標本做科展做美勞;教我下圍棋打橋牌玩吹牛和撲克牌⋯⋯


您給了我這輩子數不清用不完的精神財富。


雖然,青春期的我很叛逆,常常惹你生氣;但是我很幸運我們父女一直很親近。您70歲搬來和我住在同一個社區,我們得以時常相見,您含飴弄孫,我們閒話家常。在最後的這段時間裡,我們姐妹更是時常陪伴在你身邊,陪你唱歌、說故事,了無遺憾。


雖然,現在我再也聽不到您跟我說話的聲音、還有熟悉的笑聲了。但我相信您此刻脫離了孱弱的身軀,回到天父身邊,在自由的草原跟祖父母、大伯二伯還有媽媽,逍遙自在、共聚一堂。


爸爸,我們很想你。我會好好的努力、照顧好自己,帶領著弟弟妹妹、教育下一代,按照您的期盼,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讓您以我們為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