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二:
安儀:我看完了你的書了,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愛看書卻不會讀書不就是我小時候和女兒目前的寫照嗎?國中3年除了翻遍了國文/歷史課本之外,就學習上可說是一無所獲,白白浪費了三年好時光。現在輪到女兒明年即將上國中,她愛看書、英文和日文、歷史,好難在學校課業和自我興趣發展取到平衡點.....還剩下一年我們要好好思考。謝謝妳的書,我看了很感動,妳的孩子非常幸福^_^
讀者三:
我兒子現在唸國二,碰到的情形大概就是如此,S型編班更造就老師特別關照成績在中前半段的同學(這是老師的扛棒),連可拿志工時數的幹部+小老師也都是這些同學包了,其他同學只能去做勞動服務或犧牲午休時間幫忙整理環境來穫取分數(真的很不公平).我兒子也很喜歡畫畫,但從1下就被迫終止(真的沒時間),看他唸的辛苦又必需放棄喜歡的事我们也很心疼,教育部講的很好聽"多元學習,適性教導",有那一所學校做的到,還是一樣拉成績至上,我们沒辦法逃脫體制內教學,但個人認為家長態度很重要,我不要求好成績(只要求基本,那些要挑資優生,學霸的延生教材算了),孩子不要變壞,給他充足的睡眠,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多元學習就只能靠自己,未來的路由孩子自己來決定....
讀者四:
其實在開班親會前我對此議題的感觸並沒那麼深,但在開完之後我整個壓力好大啊!因對班導的一些理念不太認同,例如老師說他之前帶的班有位同學喜歡看課外讀物,但看得是金庸,原學校要頒給這位同學書香獎,後來老師反對,老師改頒給讀了三個自修版本的同學,所以很多老師還是注重成績,注重升學率的。
讀者五:
雖然我對所謂體制外的學校有些意見,但我想安儀的重點是在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抱持怎樣的態度,以及採取怎樣的作為。
家長如果覺得目前學校這樣教ok,很好,恭喜你,就這樣安穩平靜的走下去。大多數家庭是屬於這一類。
如果覺得學校功課太多、太難、老師太嚴格,或是太少、太簡單、老師太混,第一步驟應該是和老師溝通。如果擔心被貼標籤或是覺得太麻煩,那就只能忍耐。
如果覺得學校的教育對孩子是一種干擾,安儀的做法提供另一種可能的選擇。
現今少子化加上流浪教師,大環境來到了實施個別化教育的可能。所謂的多元、小眾、個別化,希望的是盡可能提供每個孩子適才適性的教育,從來不是要把為某些孩子設計的課程拿來全面實施。
問題回到了源頭:家長希望學齡的孩子接受怎樣的教育?如果家長沒有意見,那就接受大多數人決定的、國家政策執行的、一致化的教育。
但永遠不要忘記,就如同生命有許多可能一樣,教育可以有所選擇。端看您的態度與作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