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青青去參加足球營,家裡只有我跟桐。
中午懶得煮飯,出去吃麵,老闆一個人忙不過來,等了許久。
桐帶著一本「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在看。
忽然,她問我:
「媽媽,這些歷史,都是誰紀錄下來的啊?」
我約略的解釋了朝廷的史官、民間野史之後,
她又繼續問我:
「那要是皇帝做了壞事,卻逼迫朝廷的史官不可以紀錄,或是寫假歷史,那怎麼辦?」
於是我又講了歷史上齊之南史、漢之司馬遷,忠言直諫慘遭殺戮或宮刑 ;
清朝莊氏一家被滿門抄斬,甚至死了的祖先也被掘墓戮屍,牽扯700多戶,至少2000多人被處死的故事。
(當然,我一面講,一面估狗手機啦!^^)
「那所以,如果我們要知道歷史書上寫的歷史究竟是不是真的,那該怎麼辦?」女兒問。
「假如我跟你吵架,那要知道我們為什麼吵架,應該聽你的,還是聽我的?」我問。
「應該要兩邊都聽。」女兒回答。
「對啊!非常好!」我讚許的看著她:
「而且,還要想辦法用科學方法訪問目擊證人、尋找現場證據,再用你的頭腦去判斷。
這,就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所努力在做的事情。」
「那媽媽再問你:讀歷史、了解以前的人做的事,目的在哪裡?」我繼續追問。
女兒想了一會兒說:「知道以前我們祖先做的事。」
「還有呢?」
她想了半天,答不出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我說了她背過的唐太宗名言。
「啊!我知道了,經由閱讀歷史,可以知道很多道理,引以為鑑。」
前陣子,反課綱一事吵得沸沸揚揚,當然,這件事有其政治角度上爭議之處 ,在此不加以論斷;
不過,針對「讀歷史」這件事,我覺得蘋果論壇寫得很好:
「史觀不應被束縛,懂得跳脫就不會依賴。秦始皇暴政嗎?
梟雄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真的壞透了嗎,還是他們被抹黑千年?
孫中山是躲在海外用嘴巴革命嗎,還是親上火線用血淚革命?
老蔣真的如此偉大嗎?
當我們的孩子在讀歷史時,如果能想到、問到課本上沒有被著墨的問題時,
老師跟家長們其實就可以放手,課綱不過只是一個踏腳石。」
關鍵評論也寫得很對:
「我認為一份好的課程標準或綱要,絕對不可以太細、太繁瑣,
而應該只粗鬆的規範學習範疇,以及範疇內某段過去應該提到哪幾個發展或人物或事件。
至於如何陳述這些發展、陳述份量多寡,甚至放在什麼樣的脈絡架構去談,
都允許教科書有其自主的空間。」
所以,如果要真的讀懂歷史,不但要「廣泛」的閱讀、「正反」面都要讀,
而且要能一面閱讀、一面好好地思考、判斷、才能得到真正「引以為鑑」的感想。
否則,光是背誦、考試,僅在意是否按照課綱授課、考試考了幾分,
那是得不到「讀歷史」的「真諦」的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