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老二的PLAY GROUP在我家聚會。聚會時,女兒搶了別人的東西(我忘了是什麼東西),於是她爸爸提高了聲音,試圖制止她。
我眼角餘光瞄到她顯然不願意服從爸爸的指令,在那邊拖拖拉拉、嗯嗯唉唉的,但因為我手邊正在忙著其他的事,因此我沒有理會他們,心想反正她爸爸在處理就好。結果,一會兒,旁邊的朋友碰碰我的手,努努嘴叫我看我女兒:「妳看,妳女兒一直在看妳的反應。」
我抬眼看女兒,果不其然,她一面嘴巴不服氣的頂爸爸說:「是我先拿到的......我不要啦!」一面不停的瞄著我。直到我抬起頭對她說:「不要再說了!明明就是妳搶別人的東西,趕快還給XXX!」她才心不甘情不願的照辦。
事後,朋友對我說:「妳女兒比較怕妳!顯然妳老公的話,對她沒有作用。」我聽了之後,無奈的點頭承認。
我兒子更誇張。有一次,爸爸罵他,他竟當著他爸爸的面,轉頭跟別的小朋友說:「沒關係啦!我爸爸罵人很好笑喔!一點都不可怕!」
真是不給他老爸面子!
老公時常跟我抱怨,他沒有什麼權威。我們家是典型的「嚴母慈父」,我是「法律」,爸爸是「法律假期」,所以小孩都不怕爸爸。
比方說,我規定每天只有上床前半小時可以看卡通或電視,但只要我晚些回家,爸爸負責陪她入睡,一定就會讓她看電視看到過癮為止!父女兩還會一起看韓劇,討論哪個女主角比較漂亮咧!因為,爸爸本來就比媽媽愛看電視,而且他永遠也不記得女兒必須九點半前就寢,因此常常氣得我吹鬍子瞪眼。
又比如說,我是幾乎不給孩子進便利商店的,我出門一定自己帶開水,平常也很少給小孩喝市售飲料。但是只要他們跟爸爸出去,就一定會去買泡泡糖、零食、飲料,然後換一堆「媽媽最討厭的便利商店小玩具」回來。因為,爸爸本身就是零食的愛好者,平常最喜歡喝可樂,所以跟爸爸出去,一定可以吃香、喝辣,外帶一堆零食飲料回家。
我不在家的時候,女兒更享有許多豁免權:練琴可以胡亂拉一通,反正爸爸也聽不懂,只要意思到了就行;功課隨便寫寫,因為爸爸的字比女兒好不了多少,辨認不出字醜不醜,所以只要全部寫完了就行;早上起床她可以不必梳頭,披頭散髮的去學校,因為爸爸不會綁辮子,只要準時送到學校就行;放學回家東西可以亂丟一通,反正平常收拾家裡的人也不是爸爸,老爸亂丟東西的習慣,比女兒還要更勝一籌!
因此,我家爸爸是完全站在兒女那一邊的,基本上他們屬於同一國,我好像是三個小孩的媽,每次我罵小孩時,也順便連著他們的爸爸一起罵。再加上,爸爸偶爾擺出威嚴、兇狠的罵小孩時,媽媽往往又覺得爸爸太兇了,小孩沒犯什麼錯,幹嘛亂發脾氣?於是便護著孩子、制止爸爸發脾氣。久而久之,爸爸的威嚴盡失。孩子們都知道,爸爸罵人不算數!只有媽媽的話才得遵守。這,到底該怪誰呢?
朋友提出這個事實之後,我深思了許久。
剛好又有讀者問我:「父親對孩子教養的重要性為何?」這兩天,我都在思索、反省這個問題。
讀過一些兒童心理學的我當然知道,孩子的成長中,需要許多成人的陪伴,除了給予教育、照顧、關愛之外,他們也需要模仿成人的行為模式。因此,小男孩要有爸爸作為標的,將來他會學習爸爸呵護女性、打球運動、或是照顧家人的模示,學習做個男人。小女孩則會因為享受到父親對女兒的溫柔,進而發展出嬌柔、女性的一面,將來才會成為一個女人。我們看到許多社會案例,父親暴力的家庭,男孩往往也會有暴力傾向;而父親過於軟弱的家庭,男孩往往較為陰柔。
因此,我竭力的希望我跟另一半在家庭關係上,是維持平等的。不過,這一點我顯然做得不夠好。我的強勢與壞脾氣,已經讓「管教天平」失衡,讓好脾氣與個性溫和的老公吃了虧,所以即使孩子極其年幼,也立刻很聰明的看出了這一點,選擇「怕媽媽」而不是「怕爸爸」,因為在我們家,連「爸爸也怕媽媽」。
另外,我們也知道,父親跟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會影響意將來長大後的父子關係。君不見,遭到棄養的獨居老人中,男人比女人多,主要就是因為男性長年在外工作,將注意力放在事業上,往往忽略了親子關係,沒時間陪伴孩子,造成親子關係疏離。將來年紀大了,想要跟孩子親近,才豁然發現這個孩子竟像個陌生人般的冷漠。
這一點,我倒覺得自從老公在家時間增多之後,改善許多。以前老公上班時間很長,幾乎沒什麼時間陪伴孩子,所以孩子都黏我、不願意跟他。但近來這個情況有大幅度的改善。兒子從剛開始不願意給爸爸洗澡、講故事,到現在可以一整天跟著爸爸;女兒在我忙的時候,可以改由爸爸「陪睡」;這些,其實都是做爸爸的進步。
我也開始學習放手讓另一半獨立照顧孩子,忍著不插手。包括:不再責怪爸爸檢查的功課又錯很多、或是相信他可以獨自處理孩子的情緒、並且盡量在孩子面前跟先生站在同一陣線。即使對先生的管教有意見,我也盡量改在孩子的背後,再跟他討論或溝通。
我一直不停的提醒自己,我必須相信他有能力獨自照顧孩子:因為他是孩子的父親。
有一次,我看一本親子書,讀到一段我覺得很荒謬的理論:做媽媽的應該要經常告訴孩子,爸爸有多愛他。媽媽要找機會多告訴孩子,爸爸愛吃什麼、爸爸不喜歡吃什麼、爸爸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另外,媽媽要每天告訴爸爸,孩子今天做了些什麼?他現在迷上什麼?最近有什麼問題?總而言之,這個作者認為,母親必須是爸爸跟孩子之間的橋樑,爸爸跟孩子之間的重責大任,都在媽媽身上。
我完全的不以為然。所有的「親情」如果可以用這樣「介紹」的方式去獲得,那麼這個爸爸跟路上其他的爸爸甲、爸爸乙有什麼不一樣?孩子經由這樣的「介紹」,將來會跟爸爸親嗎?真是完完全全的胡說八道。
我相信,一個家庭中,爸爸跟媽媽同樣的重要。爸爸跟媽媽需要付出同樣的時間去陪伴孩子。爸爸跟媽媽也必須站在一致的立場教養孩子。雖然,爸爸跟媽媽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個性、也有不同的優缺點,但我想,他們都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法,變成孩子最親愛的父親、母親。
前兩天,我下午在幫女兒檢查功課時,因為她吊兒郎噹的態度而大發了一頓脾氣,我像失控的母老虎一樣對著她大吼大叫,甚至氣得拿出「家法」來準備要修理她!女兒最後邊哭邊改作業。晚上,老公對我說:「妳去上班後,女兒跟我說,妳下午好兇喔。我也覺得妳太兇了!」我沒說話。其實我心裡也有點過意不去。
不過,老實說,那一刻我很高興聽到女兒會跟爸爸分享心裡的感覺。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我也是個凡人,也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孩子還有爸爸,當我犯錯時,爸爸的溫暖可以安撫她。爸爸何必有權威?我相信,孩子並不一定需要一對權威的爸爸或媽媽,但他們一定需要一對願意陪伴他們、深愛他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們!加油吧!
我眼角餘光瞄到她顯然不願意服從爸爸的指令,在那邊拖拖拉拉、嗯嗯唉唉的,但因為我手邊正在忙著其他的事,因此我沒有理會他們,心想反正她爸爸在處理就好。結果,一會兒,旁邊的朋友碰碰我的手,努努嘴叫我看我女兒:「妳看,妳女兒一直在看妳的反應。」
我抬眼看女兒,果不其然,她一面嘴巴不服氣的頂爸爸說:「是我先拿到的......我不要啦!」一面不停的瞄著我。直到我抬起頭對她說:「不要再說了!明明就是妳搶別人的東西,趕快還給XXX!」她才心不甘情不願的照辦。
事後,朋友對我說:「妳女兒比較怕妳!顯然妳老公的話,對她沒有作用。」我聽了之後,無奈的點頭承認。
我兒子更誇張。有一次,爸爸罵他,他竟當著他爸爸的面,轉頭跟別的小朋友說:「沒關係啦!我爸爸罵人很好笑喔!一點都不可怕!」
真是不給他老爸面子!
老公時常跟我抱怨,他沒有什麼權威。我們家是典型的「嚴母慈父」,我是「法律」,爸爸是「法律假期」,所以小孩都不怕爸爸。
比方說,我規定每天只有上床前半小時可以看卡通或電視,但只要我晚些回家,爸爸負責陪她入睡,一定就會讓她看電視看到過癮為止!父女兩還會一起看韓劇,討論哪個女主角比較漂亮咧!因為,爸爸本來就比媽媽愛看電視,而且他永遠也不記得女兒必須九點半前就寢,因此常常氣得我吹鬍子瞪眼。
又比如說,我是幾乎不給孩子進便利商店的,我出門一定自己帶開水,平常也很少給小孩喝市售飲料。但是只要他們跟爸爸出去,就一定會去買泡泡糖、零食、飲料,然後換一堆「媽媽最討厭的便利商店小玩具」回來。因為,爸爸本身就是零食的愛好者,平常最喜歡喝可樂,所以跟爸爸出去,一定可以吃香、喝辣,外帶一堆零食飲料回家。
我不在家的時候,女兒更享有許多豁免權:練琴可以胡亂拉一通,反正爸爸也聽不懂,只要意思到了就行;功課隨便寫寫,因為爸爸的字比女兒好不了多少,辨認不出字醜不醜,所以只要全部寫完了就行;早上起床她可以不必梳頭,披頭散髮的去學校,因為爸爸不會綁辮子,只要準時送到學校就行;放學回家東西可以亂丟一通,反正平常收拾家裡的人也不是爸爸,老爸亂丟東西的習慣,比女兒還要更勝一籌!
因此,我家爸爸是完全站在兒女那一邊的,基本上他們屬於同一國,我好像是三個小孩的媽,每次我罵小孩時,也順便連著他們的爸爸一起罵。再加上,爸爸偶爾擺出威嚴、兇狠的罵小孩時,媽媽往往又覺得爸爸太兇了,小孩沒犯什麼錯,幹嘛亂發脾氣?於是便護著孩子、制止爸爸發脾氣。久而久之,爸爸的威嚴盡失。孩子們都知道,爸爸罵人不算數!只有媽媽的話才得遵守。這,到底該怪誰呢?
朋友提出這個事實之後,我深思了許久。
剛好又有讀者問我:「父親對孩子教養的重要性為何?」這兩天,我都在思索、反省這個問題。
讀過一些兒童心理學的我當然知道,孩子的成長中,需要許多成人的陪伴,除了給予教育、照顧、關愛之外,他們也需要模仿成人的行為模式。因此,小男孩要有爸爸作為標的,將來他會學習爸爸呵護女性、打球運動、或是照顧家人的模示,學習做個男人。小女孩則會因為享受到父親對女兒的溫柔,進而發展出嬌柔、女性的一面,將來才會成為一個女人。我們看到許多社會案例,父親暴力的家庭,男孩往往也會有暴力傾向;而父親過於軟弱的家庭,男孩往往較為陰柔。
因此,我竭力的希望我跟另一半在家庭關係上,是維持平等的。不過,這一點我顯然做得不夠好。我的強勢與壞脾氣,已經讓「管教天平」失衡,讓好脾氣與個性溫和的老公吃了虧,所以即使孩子極其年幼,也立刻很聰明的看出了這一點,選擇「怕媽媽」而不是「怕爸爸」,因為在我們家,連「爸爸也怕媽媽」。
另外,我們也知道,父親跟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會影響意將來長大後的父子關係。君不見,遭到棄養的獨居老人中,男人比女人多,主要就是因為男性長年在外工作,將注意力放在事業上,往往忽略了親子關係,沒時間陪伴孩子,造成親子關係疏離。將來年紀大了,想要跟孩子親近,才豁然發現這個孩子竟像個陌生人般的冷漠。
這一點,我倒覺得自從老公在家時間增多之後,改善許多。以前老公上班時間很長,幾乎沒什麼時間陪伴孩子,所以孩子都黏我、不願意跟他。但近來這個情況有大幅度的改善。兒子從剛開始不願意給爸爸洗澡、講故事,到現在可以一整天跟著爸爸;女兒在我忙的時候,可以改由爸爸「陪睡」;這些,其實都是做爸爸的進步。
我也開始學習放手讓另一半獨立照顧孩子,忍著不插手。包括:不再責怪爸爸檢查的功課又錯很多、或是相信他可以獨自處理孩子的情緒、並且盡量在孩子面前跟先生站在同一陣線。即使對先生的管教有意見,我也盡量改在孩子的背後,再跟他討論或溝通。
我一直不停的提醒自己,我必須相信他有能力獨自照顧孩子:因為他是孩子的父親。
有一次,我看一本親子書,讀到一段我覺得很荒謬的理論:做媽媽的應該要經常告訴孩子,爸爸有多愛他。媽媽要找機會多告訴孩子,爸爸愛吃什麼、爸爸不喜歡吃什麼、爸爸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另外,媽媽要每天告訴爸爸,孩子今天做了些什麼?他現在迷上什麼?最近有什麼問題?總而言之,這個作者認為,母親必須是爸爸跟孩子之間的橋樑,爸爸跟孩子之間的重責大任,都在媽媽身上。
我完全的不以為然。所有的「親情」如果可以用這樣「介紹」的方式去獲得,那麼這個爸爸跟路上其他的爸爸甲、爸爸乙有什麼不一樣?孩子經由這樣的「介紹」,將來會跟爸爸親嗎?真是完完全全的胡說八道。
我相信,一個家庭中,爸爸跟媽媽同樣的重要。爸爸跟媽媽需要付出同樣的時間去陪伴孩子。爸爸跟媽媽也必須站在一致的立場教養孩子。雖然,爸爸跟媽媽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個性、也有不同的優缺點,但我想,他們都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法,變成孩子最親愛的父親、母親。
前兩天,我下午在幫女兒檢查功課時,因為她吊兒郎噹的態度而大發了一頓脾氣,我像失控的母老虎一樣對著她大吼大叫,甚至氣得拿出「家法」來準備要修理她!女兒最後邊哭邊改作業。晚上,老公對我說:「妳去上班後,女兒跟我說,妳下午好兇喔。我也覺得妳太兇了!」我沒說話。其實我心裡也有點過意不去。
不過,老實說,那一刻我很高興聽到女兒會跟爸爸分享心裡的感覺。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我也是個凡人,也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孩子還有爸爸,當我犯錯時,爸爸的溫暖可以安撫她。爸爸何必有權威?我相信,孩子並不一定需要一對權威的爸爸或媽媽,但他們一定需要一對願意陪伴他們、深愛他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們!加油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