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分別進入大學、高中,我也開始邁入「空巢期」。


他們住在台北,我大部分時間仍然留在宜蘭;平日不用趕回家煮飯、接送、陪讀;假日他們各有各的約會,我也不用再計畫著要帶他們去這裡、那裡。宜蘭的新家我只規劃了我和阿宏倆的需求,多餘的房間都是「客房」,不再保留孩子們的物品。


我笑稱:「以後他們一卡皮箱來、一卡皮箱去;我再也不替他們收拾屋子,他們也不能再禍害《我家》。」


於是,今年我將工作排滿;多出的時間,我就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昨天我沒課,跟朋友連趕了兩場電影:早上看了「洛瑞&火柴男人」Mrs Lowry & Son ,下午看了「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 。很巧的是,兩部電影的主題都圍繞著「母與子」之間的故事打轉,然而卻是截然不同的調性和人生。


「洛瑞&火柴男人」Mrs Lowry & Son 講的是英國國寶級畫家洛瑞與母親之間的愛恨情仇。洛瑞在母親沒有預期的狀況下誕生,因此母親既討厭他卻又依賴他;洛瑞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畫畫,他母親卻一輩子反對他畫畫。

  

洛瑞是獨子、未婚,母親晚年全靠他親手侍奉照顧。然而性格苛刻的母親卻對他百般挑剔、甚至口出惡言。直到在母親過世後,洛瑞才開始赴倫敦開畫展、一展長才。但最終他拒絕了許多受封、榮譽:「母親過世後,這一切對我已經沒有意義。」


這種矛盾的母子關係、既親密又痛苦的相互依賴,令我看了毛骨悚然。電影中的母親是一個情緒控制者,勒索兒子終身為了求取母愛而百依百順。即便憤恨卻只能忍受,甚至發展成為一種習慣與認同。


電影絕大多數畫面都在母親那裝飾精緻卻陰暗窄小的房間裡,近距離的鏡頭壓迫感令人窒息,演員演技精湛,但是十分沈重。


相形之下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畫面繽紛,充滿西班牙風味的浪漫風情。電影據說是阿莫多瓦的半自傳體,是一個遭受疾病侵襲、一厥不振到甚至需要藉由海洛因止痛的導演,回憶自己的前半生。


導演同樣有一位影響他一生的母親。潘妮洛普飾演聰敏勇敢、堅強傲氣的母親,從窮困的環境中將導演一手拉拔長大,克服經濟窘迫,讓他讀書受教育。


導演長大之後事業有成,也歷經一段甜蜜的同志初戀。隨著年紀增長,他與母親之間一度因為工作忙碌、生活方式不同而漸漸疏離;直到母親衰老,兩人才再度相伴。母親過世後,導演走不出傷痛,再加上健康狀況不佳,陷入毒品問題,最後在混亂之間終於重拾自我。


我原本就很喜歡阿莫多瓦的電影,而這部「痛苦與榮耀」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精彩極了!我好喜歡它的視覺影像,尤其是導演的家,天啊!豔紅色配上蒂芬尼藍,怎能如此搶眼又協調?西班牙鄉村裡白色的骯髒洞窟,都能在母親的巧手之下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家。


而且,不得不說,本片中的美男子與潘妮洛普實在是太養眼......帥哥全裸的那一幕真是......呃,好看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