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錄Good TV的「轉轉發現愛」,談「失眠」主題,遇到了一位「睡眠專科」的林以志醫師。
我從更年期開始「睡眠障礙」,這個問題一直很困擾我。因此今天趁機跟他好好討教了一番,獲益匪淺。
我年輕時很好睡也很能睡,隨時隨地都能倒頭就睡。雖然在電視圈、當記者、寫作,往往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但像吸血鬼一樣「越夜越美麗」的我,提早上床也能照睡不誤,一覺到天亮,出差、旅行從不認床,完全沒有時差問題。
有一次,跟女兒參加自然體驗課程去爬山,在山道上聽老師說話,我竟然躺在大馬路邊就夢周公去也!著實被所有人取笑了一陣。然而,這麼好睡的我,到了更年期之後,卻飽嘗失眠之苦。
因為34歲生完老二順便做了結紮,影響卵巢早衰,45歲提前進入更年期「前期」。面對突如其來的熱紅潮、劇烈頭痛、暈眩,一開始我並未聯想到是更年期症狀,(台灣女性平均更年期是52歲)四處求醫,都找不出原因。
最令我痛苦的是「睡眠中斷」。一開始是四個小時醒來,幾乎比鬧鐘還準時,但是因為轉個身就可以睡著,所以當時並不以為意。
不料後來每況愈下,變成兩個小時醒來一次,最後是每個小時都會醒來,不管多累都一樣。我試了無數種方式,保健食品、益生菌、換枕頭、被子⋯⋯都沒有顯著成效。
最後是有一次錄影時遇到姿佑姐,她提醒我去看婦產科。剛開始我半信半疑,沒想到醫生診斷是卵巢早衰,替我施行荷爾蒙治療之後,一切如同奇蹟般的恢復!我的體重以每星期一公斤的速度往下掉,再加上慢跑、運動,雙管齊下,不但三高指數恢復正常,所有的症狀也都不藥而癒。
(所以女性荷爾蒙真的很重要呀!據說很多女星能維持體態,也包括從這方面著手。)
但是,荷爾蒙施打很麻煩,每天要量基礎體溫,而且因為診所很遠,我又忙,在症狀減緩之後,我就沒有再去了。48歲完全停經之後,熱潮紅、頭痛⋯⋯那些毛病漸漸消失。接下來七年來我固定運動,改善代謝,唯一一個揮之不去的困擾,就是——越來越難以入睡。
原本只有半夜頻頻醒來,後來是腦子像自轉燈一樣無法停歇。尤其是晚上如果接了演講、開了直播、或是寫點文章之後,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整夜無法成眠。
更可怕的是,如果隔天有較為重要的工作,我的精神會持續緊繃到,吃安眠藥都沒有用。疫情前有一次,我接了蘇州的演講和課程,連續三天兩夜都無法入眠!在旅館瞪著天花板發呆,回台灣之後免疫系統崩潰,嘴巴裡面竟然同時出現五個潰瘍!
在化妝閒聊時,我跟林醫師說,我現在越來越疏懶,更新粉絲團文章頻率越來越低,就是因為害怕失眠。
做教案、寫文章之後,我的腦袋就會像強迫症一樣,反覆思考自己是否寫得不完整、或是可以更好的地方?樓下哪一本書的文章更有趣?即便是看書,也無法催眠,上次旅行我帶了一本厚厚的「伊甸園東」,在「黃果樹瀑布」的旅館裡,看了大半本,天都亮了,還是睡不著。我該怎麼樣才能有一個能讓我腦子安靜下來的「睡前儀式」?
沒想到,林醫師給了我一個很奇妙的建議,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他說:
「你是不是常常在臥室工作?」
「是啊!我喜歡躺在床上翻書、用平板或是手機寫作、做教案。」
「那就對啦!床對妳來說,不是休息的場域,而是工作的場域。如果你的臥室和床就只是單純睡覺的地方,那麼妳即使是晚上寫作,但是回到臥室、關了燈、上了床,就是睡覺時間到了。反之,妳如果在床上工作,那麼接下來大腦就會一直處在工作狀態,並沒有辦法立刻喊停、休息。」
啊!我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感覺好像「噹!」突然有一道光點醒了我。
「醫師,我還發現,雖然早睡不一定能睡著,但是只要早起的那一天,晚上很累,睡意就比較容易襲來。」
「沒錯,規律也是能讓你容易入睡的原因。你的生理時鐘太亂,身體搞不清什麼時候該睡、該放鬆。所以最好能夠規律。白天要多運動,養成規律睡眠時間,將睡眠場域獨立,提前準備睡眠儀式,學習放空,這樣就能不倚靠藥物好好的睡覺了。」醫師建議。
👏👏👏👏👏👏
💪新年新希望:改變作息,好好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