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5

事過境遷,有些當年的日記可以發表了。

10年前的今天,我在國小輔導室擔任志工媽媽,遇到了一個不停拔頭髮的小女孩。年僅9歲的她,把自己的頭髮拔得露出了一塊一塊白青青的頭皮,怵目驚心,看得我都覺得頭皮好痛。據老師說,上課的時候還好,一到下課、午休時間、她就不停的拔,嚇得其他同學也不敢跟她玩。

父母打過、罵過,仍是無法停止她自殘的行為。輔導室的老師把她交給我,讓我和她聊聊,看看能不能知道是什麼狀況?我牽著孩子,坐在無人的教室,聊了半小時,答案很快呼之欲出。

原來這女孩小時候交由鄉下的爺爺一手帶大,直到小學一年級才帶回台北,父母接手照顧。爺爺每天親手做早餐、教她寫書法、陪她玩飛盤、堆積木.......,她與爺爺感情十分親密。暑假她從爺爺家回來之前,祖孫倆依依不捨、抱頭痛哭,回來之後沒多久,便開始出現「拔頭髮」症。

她紅著眼眶說:「我想爺爺,但我不會想媽媽。」每天,她要打三次電話給爺爺,在電話裡唱歌給爺爺聽,有什麼事都想跟爺爺講。媽媽不讓她這麼頻繁的打電話,怕她更想爺爺,她不敢哭,就沒辦法控制自己的不停拔頭髮。

我紅著眼睛結束談話。

任何一種選擇,都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孩子有個好爺奶、外公婆陪伴度過快樂童年固然是件美事,但孩子不是「東西」,不能因為父母的便利性而忘記孩子他是個人,他有感情。只因為大人的工作需求或是照顧方便,便擅自決定一切,「連根拔起」孩子依附的親情對象,對孩子是非常殘忍的。很多父母甚至因為吃醋,禁止孩子和祖父母頻繁聯繫、卻沒有顧慮到孩子的感受,所以孩子才會出現嚴重的焦慮、適應問題。

我後來建議輔導室和這個孩子的父母溝通,讓她能夠盡情的和爺爺打電話,減除焦慮,也建議父母多和她聊聊暑假和爺爺相處的點點滴滴,讓孩子能藉由回憶舒緩思念之情。沒多久拔頭髮的症狀就消除了。只是我好感慨,爸爸媽媽在下決定讓孩子離開自己身邊由親人託管之前,真的要三思;對於孩子的分離焦慮,更是要好好處理。

帶夏令營多年,遇到許多明明年紀很大、但是外出住宿時卻哭得像個小小孩;明明知道五天之後就回家,卻無法遏抑的害怕分離、嚴重分離焦慮的孩子。細問之下,很多都是小時候由祖父母照顧,長大才帶回來父母身邊。第一次的分離焦慮沒有處理好,害怕分離的情緒便會隱藏在心中,這種「潛藏」的分離恐懼,其實是會一直影響到成年的。不可不慎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