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期文章:200711 (12)
- Nov 28 Wed 2007 02:58
婆婆與我(愛撿垃圾篇)
- Nov 21 Wed 2007 02:11
母難日憶母
小時候,每逢外公生日,他就會帶我去爬「圓通寺」。年幼的我,清早五點跟著外公起床,漱洗、早餐,牽著他的大手,一起等第一班的公車坐到山腳下。外公告訴我:「生日,就是『母難日』。母親生孩子,是很危險的,因此,我們慶祝生日,不能忘記這是母親受難的日子。」因此,每年他過生日,都要趕早上山,為我的太外婆上一柱香。
昨天,是我的生日。
我的母親已經過世七年了。這七年來,我們家人經常聊到母親、聊到過往。但我一直不敢動筆描述母親。除了悲傷難忍之外,我對母親的印象,並不若琦君筆下的慈悲,胡適筆下的智慧;我與母親之間,充滿許多衝突、對立、傷害,當然也有放在心底深處的愛。
- Nov 20 Tue 2007 23:44
一件小事
- Nov 13 Tue 2007 09:14
可憎的紅包文化
中國人眾多文化中,我最討厭的,就是「紅包文化」。
過年見面要包紅包,一年三節要包紅包。參加喜宴要包紅包、參加喪禮也要包紅包。朋友生孩子要包紅包、喬遷搬家也要包紅包。做壽要包、生日要包、探病要包、父親節母親節.....通通都要包。遇劫難要包紅包、大難不死要包紅包。演死人要包紅包、抽到大獎要包紅包。反正,無所不包!
最妙的是,紅包的內容到底要包多少?總是令人不知所宗。每次吃喜酒就得去翻以前的喜宴本,看看別人從前包多少,再多加一點利息包回去。感覺上好像被迫參加的互助會,先繳錢的等著標會的那一天,越晚標的賺越多,終身不婚的人就好像注定要被倒會,一文錢也拿不回來,會錢注定是白繳的!
- Nov 08 Thu 2007 03:13
第一個100分
- Nov 06 Tue 2007 02:55
我要教你怎麼愛我
- Nov 01 Thu 2007 01:20
我不說....
- Nov 24 Sat 2007 00:45
父親的新家
~原刊載於中國時報「浮世隨筆」:絕處逢生的故事
母親在世時,時常開玩笑跟我們說:「你爸最好比我早死。不然我看他一個怪癖老頭,將來誰要理他?」沒想到,一語成讖。一向少病痛的母親,竟一夕之間發現罹患胰臟癌,半年間撒手人寰,只留下悲痛過度的父親、不知所措的我,以及兩個未成年的弟妹。
好長的一段時間,我真不知道父親是否撐的下去。沒有朋友、不愛社交、也沒什麼娛樂的他,除了默默的上下班、煮飯,每個夜晚,不是孤單的面對著電視,就是整理、剪貼母親生前的遺物。已婚的我雖然每個休假日都回娘家陪伴他,可是眼看他日益消瘦,我卻完全幫不上忙。
- Nov 20 Tue 2007 23:03
3歲10個月兒子語錄
- Nov 19 Mon 2007 23:50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近來很忙,要有時間一口氣看完一本書真的很不容易。有時候又會不小心看到一本爛書,像是「不存在的女兒」之類的,一邊看一邊存著「下一個章節應該會很精彩」的想法,結果浪費了十個小時,看完之後,只好交給朋友:「借妳看,看完不必還我!」
簡媜的「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我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利用很多零碎的時間才看完,但這是一本我想要保存的書。簡媜的文筆優美不用贅述,得獎無數的她,寫情、寫景皆很動人。我尤其喜歡幾篇她描寫景色的篇章,文字洗鍊而意境十足。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是簡媜陪著老公、兒子,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遊學一學期的遊學日誌。她的先生「姚同學」去大學城做研究,四年級的兒子「姚頭丸」則到國際小學就讀一學期。她藉由敏銳的感觸、細膩的觀察,紀錄下了在異國半年的所見所聞,包括國際學校中的教育方式、老師與學生的相處模式、孩子的適應狀況、小鎮生活的趣味盎然等等。是一本有趣而生動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