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常遇到說話不禮貌、口氣很衝的孩子。

「哼!最好是啦。」

「要你管!」

「我不要!」

「我就是這樣。」

 

跟父母反應的時候,父母常常也感到苦惱:「罵也罵了、講也講了,但就是改不過來呀!」「個性天生就這樣,把老師同學都得罪光了!」

人天生的個性,當然自娘胎裡帶來就各不相同,但是說話的習慣卻是可以改正的——重點是孩子必須知道「話該怎樣好好說」。

 

「他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樣講話有什麼後果?」家長一臉疑惑。「他每次講話惹別人生氣,他也會知道自己不禮貌啊!」事實上,有些孩子真的不知道話要怎麼好好說,他只知道對方生氣了,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如果你不教他、不在生活中落實「好好說話」的話,他就不知道怎麼做。

 

所以,當孩子對父母頤指氣使、沒有禮貌的時候,不必罵他,而是「不理會他」。講話沒有禮貌,最合理的後果是「達不到想要的目的」。所以,不要幫他添飯倒茶、不要教他寫作業、不要給他答覆或是回應,直到他改變說話的方式為止。

 

所以,當他生氣罵人時,請忽略他尖酸刻薄的諷刺,引導他直接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要認真傾聽、表達理解,告訴他這才是溝通之道。

 

當他以反話、負面的話語防衛、攻擊別人,用來掩飾心中的脆弱、害怕時,不要急著制止他,只需要以平靜的方式告訴他,他可以怎麼說,便可以得到更快、更需要的幫助。

 

當他以毫不掩飾的批評加諸別人時,切勿動怒,記得將你的感受說給他聽。如果他在乎你,這樣做就十分有效。

 

記得夏令營時,我準備了石花冰讓學員享用。當教練問「好不好吃」時,大家都說好吃,只有那位說話很難聽的孩子,大聲說道:「難吃死了!」我聽了之後,看了他半晌,誠懇的對他說:「因為天很熱,安儀老師原本希望大家清涼一下,所以安排了宜蘭名產請大家享用,你這樣說,讓我覺得有一點難過😫。」

 

當下,這個在我旁邊跟前跟後的男孩,目瞪口呆的看著我,呐呐的說:「......是我不太喜歡那個味道啦。」我心中知道,他大概從沒接受過大人這樣的誠心反應,以往不得體的言論,只有挨罵的經驗,而沒有「同理心」的反饋。因此,我趕緊回應:「你不喜歡那個味道,不代表它很難吃對嗎?你這樣說,我覺得就可以接受了。」

 

相信我,只要正確的回應、合理的後果,短短幾個月,孩子的說話方式,便會有驚人的轉變。這種經驗,我在願意改變的父母身上,看到不只ㄧ次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i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